close

豆腐,目前餐桌上很平常的家常餐點,是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,所以我在愛詩網的「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」選出黃登彩的〈豆腐〉當作飲食文學古典「心」寫的第三課,〈豆腐〉這首古典詩的內容,如下

 

黃登彩 - 豆腐.jpg  

 
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絕句,載於《詩報》第292 期,1943 3 23 日。格律為平起式,首句不用韻,押平聲寒韻,韻腳有二個:觀、安。臺灣在清領時期便有關於豆腐之記載,如《恆春縣志》所云:「豆腐:烏豆、白豆,皆可磨,惟風大多飛塵,肆中恐污,不常有焉,以包裹成方塊者,稍堅實,曰豆腐干」。日治時期則帶入近代化之製造技術,各地也出現許多較為乾淨整潔之「豆腐屋」。作者在這首詩作之中,藉由詠物以懷古——將黃豆浸泡瀝乾之後,研磨煮成豆漿,一下子就
做出豆腐,包在布裡,白白嫩嫩,看起來很像雪塊。現今豆腐已經是非常暢銷的食材,不過有幾個人記得它的發明者劉安呢?

 

 

 

該詩,黃登彩作者是用一件很稀鬆平常的食材去吟詩,彷彿是自己料理豆腐時,有感而發之作;本詩前兩句寫豆腐的做法,也間接帶出第三句很暢銷的原因,而最後寫世人對發明者的認識,從這最後一句可以見到作者喜歡豆腐的心意;其二也可以令讀者去追溯豆腐的歷史。

 

其實,我真的不知道豆腐的歷史,透過作者最後一句的疑問,從反思中,也從現今的資訊,找到了這段豆腐發行的歷史,以下摘自「維基百科」

 

相傳豆腐是前164年,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—淮南王劉安所發明。劉安在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,偶然以石膏點豆汁,從而發明豆腐。袁翰青以為是五代才有豆腐。日本學者筱田統根據五代陶穀所著《清異錄》「為青陽丞,潔己勤民,肉味不給,日市豆腐數個」,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末期

 

1960年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發現的石刻壁畫,再度掀起豆腐是否起源漢代的爭論。《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》第六卷第五分冊《發酵與食品科學》一書的作者黃興宗,綜合各方見解,認為打虎亭東漢壁畫描寫的不是釀酒,而是描寫製造豆腐的過程。但他認為,漢代發明的豆腐未曾將豆漿加熱,乃是原始豆腐,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現在的豆腐,因此未能進入烹調主流。

 

到宋代豆腐方才成為重要的食品。南宋詩人陸遊記載蘇東坡喜歡吃蜜餞、豆腐和麵筋;吳自牧《夢粱錄》記載,京城臨安的酒鋪賣豆腐腦和煎豆腐。

 

 

 

豆腐,在我的記憶裡,不曾改變。

 

不曾改變,指的並非料理方式,而是我喜歡的程度,從幼到至今我一直都很喜愛,不像某些食材,兒時不喜歡,至今卻可以接受。

 

「豆腐」這項食材可以延伸成更多的豆腐食材,不管是臭豆腐、油豆腐、雞蛋豆腐、百頁豆腐等都是豆腐,但每種吃起來的味道皆大不相同,且在經過不同料理,成現不同的風味。

 

記憶中,外公外婆照顧我的那段期間,因為外公外婆有在賣傳統早餐,而那早餐的湯,都會有一塊三角豆腐,那三角豆腐軟嫩,且大骨湯汁附於三角豆腐中,令三角豆腐入嘴,湯汁溢出,不小心燙嘴,卻又愛不釋手,是我每天早起都一定會喝的湯,且還要外公外婆多幫我添很多的三角豆腐。

 

只是現今很少回外婆家,因為在外地讀書、實習,只是待過了幾個城市,卻毫無見過這樣的湯,問起朋友、學長姐們,他們皆無看過這樣的湯,只知道三角豆腐是拿來滷的。

 

再長大了一點,被父母接回去家鄉,豆腐一直是餐桌上很常見的佳餚,母親的手藝,也將其料理的好吃,我一直以為那是豆腐很容易做,卻從未想過,這看似簡單的食材,卻有其困難性在。

 

先談及母親的手藝,還記得母親會做的豆腐料理很多,會做皮蛋豆腐、滷豆腐、炸豆腐、煎豆腐、豆腐鑲肉、麻婆豆腐等料理,令我最難忘的是麻婆豆腐,與外面所賣的不同,母親做的麻婆豆腐,食材簡單,但調味卻不馬虎,其中主角「辣味」,辣比較偏向輕柔有勁,入喉不會嗆,但後勁卻令人驚訝,剛好配一口白飯,只稱過癮。

 

而上述有稱豆腐料理看似簡單但實作卻不易,是因為高中是念餐飲系,自己煮過豆腐,其中,中餐檢定有道皮蛋豆腐,原以為很好做,但要做得漂亮卻不簡單,還記得第一次練習時,要將豆腐切成好幾塊,但最後的成果卻令豆腐有了殘缺,才發現母親每次做的皮蛋豆腐都完整無缺的困難性,令我感慨,母親真的將愛放進料理,才令我長大成人。

 

豆腐,是食材的不易,也是料理的真心。

 

最後,附下圖古典「心」寫,豆腐憶當年。

 

豆腐心寫 - 當年.jpg 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to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